作為著名的賞梅勝地之一,杭州植物園中的靈峰探梅景區每年都會吸引很多人。
這兩天,杭城氣溫持續走低,但阻擋不了人們尋梅探梅的熱情。

杭州植物園的賞梅大軍。記者滕一韜/攝
2月9日上午10點,記者來到杭州植物園青芝塢入口處,已有不少返程游客迎面而來。

杭州植物園的賞梅大軍。記者滕一韜/攝
“我們一大早就來了,不僅免門票,人也少,聽著‘布谷布谷’的鳥叫聲,邊走邊尋梅,很美好。”杭州毛先生和妻子一上午手機里多了快一百張梅花照片。“很多還是花骨朵的狀態,偶然看到盛放的梅花,我們都很激動,找了角度各種拍。”

杭州植物園的梅花。記者滕一韜/攝
品梅苑里,游客小蔣喊母親來到一株梅樹下。鏡頭里,小蔣的母親笑得很甜。
“冷是有點冷,但天很藍,很出片。”小蔣說。
劉先生家五口人一起出行,他和兒子走在前面,一邊尋梅,一邊大聲背詩。“身臨其境背起來更有感覺。”劉先生說,尋梅的過程不僅是探尋梅花的品質,也是學習:“梅花的種類,蠟梅和梅花的區別,來一次我也學到了不少。”

游客在杭州植物園賞梅。記者滕一韜/攝
“手指都凍冰了,但很值得。”鄭大哥踮著腳,舉著手機努力貼近盛放的花朵,幾乎拍到忘我。“梅花一開,百花馬上要來了,提前感受到了春天活力和生機。”鄭大哥一口氣發了九宮格朋友圈。

杭州植物園的賞梅大軍。記者滕一韜/攝
尋梅路上隨處可見“長槍短炮”。攝影愛好者小鄧從社交平臺上知道消息一大早就趕了過來:“梅花的美在于細節的捕捉和呈現,要有耐心,不斷調試到最合適的畫面。”
向著靈峰探梅景點走去,在一片梅林深處,一席鮮艷的桃紅衣裳吸引了大家的注意。

游客在杭州植物園打太極。記者滕一韜/攝
在一曲《菩薩蠻》的背景音樂下,67歲的方阿姨緩緩打起了太極拳。
“真好看,和這一片梅林互相映襯。”游客們一邊點贊,一邊按下了快門。
“我就住在植物園附近,基本上每天都會來,梅林的環境很好,在這里打打拳,身心舒暢。”方阿姨說,這些天大家尋梅而來,人漸漸多了:“美好的事物大家都喜歡,更重要的是,要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在方阿姨看來,梅花最美的時候就是從尋梅到探梅的這段時間。
植物園南門的紅亭子,成了人氣打卡點。作為86版《西游記》中《趣經女兒國》的經典取景地,紅亭子的邊上有一株非常好看的梅樹。滿樹的紅梅嬌艷欲滴,與紅亭子的紅色外觀相映成趣。

杭州植物園的梅花。記者滕一韜/攝

杭州植物園的梅花。記者滕一韜/攝

杭州植物園的梅花。記者滕一韜/攝
據悉,植物園里共有100余個品種,5000余株梅花競相開放。主要集中在園區的品梅苑、盆栽園、靈峰探梅等地。
杭州植物園(杭州西湖園林科學研究院)高級工程師胡中介紹,梅花開到了10%-12%。今年蠟梅先進入了盛花期,賞梅花分為尋梅、探梅、賞梅三個階段。總體來看,眼下屬于尋梅的最佳時期。探梅需要梅花整體開放到20%—30%,這幾天正在逐步由尋梅靠近探梅,今年植物園的梅花盛花期預估將會出現在2月中下旬左右。
另外,從今天起到3月9日,杭州公交推出賞梅專線:對1003M路進行優化,部分班次將以快線的形式一站直達植物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