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V市場曾是中國汽車版圖中一個相對穩定甚至有些沉悶的細分市場。
彼時,別克GL8、本田奧德賽與艾力紳等車型構筑了堅固的壁壘,而商用MPV與家用MPV的界限也很分明,當然,燃油動力是毋庸置疑的主流。
然而,隨著新能源汽車時代的浪潮奔涌而至,這片曾經的“藍海”正演變為競爭最激烈、技術路線最多元、產品理念碰撞最精彩的前沿陣地。從最初的燃油車主導,到如今燃油、插混和純電相互掰手腕,同時家用和商用的界限也不再特別明晰。
分水嶺在2023年。那一年,騰勢D9全年累計銷售近12萬輛的成績,超越別克GL8、本田奧德賽和豐田賽那等老牌合資競品,成為全品類MPV年度銷冠。當有人覺得這一現象是偶然時,2024年騰勢D9再次以超過10萬輛的成績成為MPV年度銷量冠軍。

這里并不是說別克GL8不強了。相反,無論是從引領MPV市場的意義來看,還是從累計銷量的規模來看,別克GL8之于中國MPV市場都是非常獨特的存在。
只不過,這種從燃油過渡到的,出現在銷量榜上的變化和市場趨勢的變化,讓我們看到了,一場由技術驅動和需求拉動的變革,正在MPV市場悄然發生著。
01技術路線的“三國殺”
2023年,別克GL8近年來首次失去MPV年度銷量冠軍寶座,這一事件在當時被業界廣泛解讀為傳統燃油MPV走向衰落的標志性事件。
在那期間,以騰勢D9、極氪009、理想MEGA、小鵬X9為代表的一大批插混版和純電版MPV相繼問世,讓這個只有5%左右市占率的市場競爭日趨白熱化。
而新能源MPV以智能化和電動化為賣點,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目光。它們不僅帶來更低的能耗成本,還提供了更先進的智能科技配置,對傳統燃油MPV形成了直接沖擊,這就是為什么以別克GL8為代表的傳統MPV的話事者們,最先感受到這種壓力。
從燃油到插混,再到純電,這種技術路線之爭,是MPV市場的第一重變局。此三條技術路線并行,如同魏、蜀、吳三國鼎立,各自擁兵自重,憑借獨特優勢搶占市場份額,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復雜競爭態勢。
在這一態勢中,我們首先便是插混MPV的新王登基。
目前來看,插混技術無疑是當前MPV市場最大的變量和增量。因為它精準地擊中了傳統燃油MPV油耗較高和純電MPV里程焦慮的痛點,實現了魚與熊掌兼得的用車需求。而騰勢D9也因此異軍突起,完成了在年度銷量上對別克GL8的連續超越。
繼騰勢D9之后,嵐圖夢想家、魏牌高山、傳祺E8/E9等插混MPV紛紛登場,形成了強大的集群效應。它們不僅在動力形式上創新,更在造型設計、座艙科技和豪華配置上升級,對傳統燃油MPV形成了降維打擊,為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MPV用車體驗。
而插混MPV的成功,也標志著MPV市場從單純滿足空間需求,向追求全場景、高品質出行體驗的躍遷。
與此同時,與插混攻城略地相對應的是燃油MPV的堅守與反擊。
以別克GL8、豐田賽那為代表的燃油MPV,是市場的傳統霸主。它們深耕市場多年,憑借可靠的機械素質、廣泛的用戶基礎、完善的售后服務體系以及無里程焦慮的特性,尤其在商務接待和中長途出行場景中,依然保持著強大的競爭力。
別克GL8雖一度被拉下銷量王座,但其“陸上公務艙”的形象深入人心,通過不斷改款升級,在舒適性、智能化和豪華感上持續精進,依然擁有龐大的基本盤;豐田賽那則憑借其品牌口碑、出色的燃油經濟性和靈活的空間利用,在家用市場站穩腳跟。
整體上,燃油MPV的優勢在于穩,它們并非消極防守,而是通過產品力強化,試圖證明在新能源時代,成熟可靠的燃油動力依然是許多消費者的務實之選。
而從反擊的效果來看,也是不錯的。
如果將插混、純電和燃油分開統計,自4月起豐田賽那已連續5個月成為國內MPV市場的銷冠,期間騰勢D9 DM則一直緊隨其后。可如果將同一款車的插混、純電和燃油合并統計,就會發現奪冠的大概率不是上述兩者,而應該是別克GL8。這意味著,繼2022年奪冠之后,今年別克GL8極有可能將再次成為國內MPV市場的冠軍。
除了插混和燃油相互出拳之外,純電MPV也在探索機會。
畢竟,在很多人看來純電MPV代表了MPV技術演進的終極方向。因為得益于純電平臺的優勢,它們能夠在空間利用率、座艙環境、用車成本和智能化潛力上更勝一籌。
例如,理想MEGA以其顛覆性的造型和對家庭用戶需求的挖掘,引發了不小的關注;小鵬X9則憑借后輪轉向技術帶來的靈活操控性和科技標簽,展示了純電MPV的另一種可能。此外,以極氪009為代表的車型也在高端商務和科技探索領域不斷嘗試。
雖然掣肘于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度、相對較高的售價、以及消費者對長途續航的信心,導致純電MPV更多是作為技術標桿和品牌形象的展示,在銷量上尚處于探索階段,但它們的存在,極大地豐富了MPV市場的多樣性,并指明了未來的發展方向。

同時,這三條技術路線的競爭,并非簡單的你死我活,而是在特定時期內滿足不同用戶需求的共生與競逐。插混車型在當前階段優勢明顯,成為市場增長的主引擎;燃油車型憑借其穩定性守住基本盤;純電車型則負責開拓高端和前瞻市場。
這種多元化的技術格局,激發了車企的創新活力,也為消費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豐富選擇。
02市場定位的“圈地運動”
除了技術路線之爭外,MPV市場的第二重變局發生在用戶定位層面。
傳統的商用MPV與家用MPV涇渭分明的界限正在被打破,一場圍繞用戶場景的圈地運動激烈上演,而這也催生了“宜商宜家”這一最大增長點,同時也讓專注細分市場的品牌面臨新的挑戰。
曾經,以別克GL8為代表的商用MPV,核心訴求是品牌形象、乘坐舒適性、空間感和可靠性。它們主要面向企業客戶,用于商務接待、公務出行等場景。這類市場相對穩定,但對產品品質和服務要求極高。
而GL8的長期成功,正是源于其對這一市場需求的精準把握和持續滿足。盡管面臨新能源車型的沖擊,但在強調品牌形象和特定使用場景的高端商務領域,專業商用MPV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價值。
反觀家用MPV,則隨著二胎、三胎政策的放開以及家庭消費升級,家用MPV市場潛力巨大。
廣汽傳祺是這一領域的堅定布局者,從M6到M8,始終圍繞家庭用戶對空間、安全、舒適和經濟性的需求進行產品開發。豐田賽那、本田奧德賽等也擁有深厚的家用屬性。家用MPV更注重車輛的實用性、安全性和溫馨的內飾氛圍。
隨著MPV的需求界定不再明顯,“宜商宜家”的MPV成為了新格局下的最大公約數。
而當前市場競爭最激烈的,正是“宜商宜家”這一模糊地帶。這反映了中國消費者,特別是中產階層和商務人士,其工作與生活邊界日益融合的現實需求。他們需要一輛車,既能滿足工作日商務通勤和接待客戶的專業形象要求,又能在周末承載全家人的舒適出游。
包括騰勢D9、嵐圖夢想家、魏牌高山等都將“宜商宜家”作為核心賣點。正是這種定位策略,擴展了目標用戶群體,成為眾多新入局者的首選賽道。不過,它也同時要求產品必須具備更強的綜合實力和平衡性,任何一方面的短板都可能導致在競爭中失利。
這種定位的融合與競爭,使得車企不能再以簡單的“非商即家”思維來定義產品。成功者往往是那些能夠深刻理解中國用戶復雜、多元且動態變化的需求,并在此基礎上進行精準產品定義和營銷觸達的品牌。
例如,傳祺在堅守家用的同時,通過M8宗師版等車型向上拓展商務市場;而一些原本偏重商用的品牌,也開始為車型注入更多家庭溫馨元素。于是,我們看到市場的邊界正在重構。
整體上,MPV市場的格局變化,是中國汽車產業在新能源與智能化轉型大背景下的一個縮影。技術路線的“三國殺”與市場定位的“圈地運動”相互交織,共同推動著市場向前發展。
這種變化是激烈甚至殘酷的,它意味著舊有秩序的松動和新王者的誕生。但與此同時,這種變化也是積極和健康的,它促使車企必須以用戶為中心,拿出更具創新力和競爭力的產品。
不僅如此,未來的MPV市場,也將不再是單一技術或定位的競爭,而是綜合實力的比拼。誰能更好地整合三電技術、智能化座艙、智能化水平,誰能更精準地把握并創造用戶需求,誰就能在這場波瀾壯闊的變革中占據主導。
但可以肯定的是,MPV市場已告別過去的平靜,迎來了一個百花齊放、充滿無限可能的黃金時代。對于消費者而言,這無疑是最好的時代,因為他們將擁有更多、更好的選擇。而對于車企和作為觀察者的我們而言,這場精彩的大戲,才剛剛拉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