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9日,在理想i8的產品發布會上,李想回顧了去年MEGA遭遇的那場風波,并表示這是“汽車史上最大的抹黑事件”。
去年3月份,理想MEGA正式上市,售價55.98萬元。這款車可以說承載著公司純電轉型的厚望,實現在純電市場從0到1的突破,并且目標成為50萬元以上全品類銷量冠軍。
然而,新車剛亮相就因其獨特外觀設計引發爭議,網絡上涌現大量惡意言論和P圖攻擊,導致訂單大幅退訂,市場表現遠不及預期。
李想本人也發朋友圈表示,“雖然身處黑暗,但我仍選擇光明。”

讓李想沒想到的是,一場規模更大的風波在等待著他。這一次,從產品到用戶甚至上升至品牌,作為新勢力銷冠,理想構建的價值體系正在隨著輿論的口誅筆伐崩塌。
誰是黑手?
整個事件源于理想i8的發布會上那場震撼的碰撞測試。本來只是證明理想i8的性能安全性的噱頭,沒想到卻引來了同行業的質疑,然后迅速陷入輿論風波。
測試中,理想i8與一輛重型卡車發生正面碰撞。卡車的駕駛室與貨箱分離,車輪騰空,而i8的車身幾乎完好無損。

看似震撼的結果卻引來了無數外界質疑的聲音。特別是卡車這樣的表現與現實印象大相庭徑。首先站出來的就是卡車公司東風柳汽,馬上進行了聲明,說這測試存在誤導,與實際場景差距很大。
這里不是要給理想洗白,在物理學中,動能與質量以及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在某種特定條件下,是可以呈現出視頻中的碰撞狀態的,這一點在后來的公告中也有所體現(理想i8速度60公里每小時,卡車僅只有40公里每小時)。
只不過這樣的結論是否有參考意義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令人意外的是,短短幾天后,事情開始發酵了。在各種社交平臺上出現了無數惡搞視頻,以諷刺理想i8撞卡車幾乎“毫發無傷”的實驗結果。

有人把理想i8 P到航母甲板上,配文“海戰新利器”;有人讓它去撞火車,還煞有介事地標注“陸地霸主挑戰賽”;最損的是讓它撞月球,評論區清一色的“三體人看了都沉默”……
除了幾個帶節奏的聲音外,理想i8這一輪有種病毒式傳播的特點。網友開始為了黑而黑,為了流量而黑,玩梗理想i8是需要及時跟進的網絡熱點。多名資深公關人士都感覺都,“背后大概率有推手,但理想應對得也很差。”
然而這僅僅是理想輿論風波的開幕式,在網上集體都在諷刺理想i8“超越物理學”的無所不能時。有人開始把事情開始放大,將理想i8的這種“無所不能”開始延伸、聯想——理想車主“無所顧忌”。
這一波給理想車主貼標簽可以說是殺人誅心。理想車主被全網“盯梢”,#理想車主素質#視頻在各大社交平臺刷屏,評論區氣氛比年會抽獎還要緊張。有理想車主在群里吐槽,“我停車占了倆位,結果視頻被傳到全網,我媽都看到了!”
理想表示,在他們調查下,以8月3日為例,自0時至早7時,僅1個平臺就集中出現45篇以《以前真沒注意,理想車主,沒有意外,一律亂停車……#理想車主》為主題的相同視頻。即便是凌晨時段,密集攻擊仍未收手,直到現在,還未停止。

此前一天,第一產品線總裁湯靖也在微博上曝光了一張網絡水軍組織抹黑理想汽車的兼職群聊天截圖。聊天截圖顯示,該水軍兼職群中有兩個任務:其一為收集理想汽車各種不規范行為,不限于停車、開車壓線、變道不打燈等,價格為圖片一張5元,視頻一條8元(會審核,網圖不算,不能重復,可AI生成,但需看著真);其二為去理想車主筆記或者理想視頻下方惡意評論,價格為一條評論1.5元,帶圖評論2元(評論完需要整屏截圖,會審核,審核不通過超過10條取消任務資格)。
8月7日,理想汽車法務部發布聲明稱,近期公司收到多位車主舉報,反映各網絡平臺集中出現大量針對理想車主負面評價的誤導性信息,極大損害理想用戶形象,公司正固定相關證據,采取法律手段進行追責。
從產品到用戶再上升至品牌形象,這樣專業、系統、邏輯清晰目的明確的攻擊,很難不讓人猜想背后的黑手是誰?
樂道背鍋?
單看既得利益者,蔚來樂道的嫌疑最大。畢竟樂道L90是一款和理想i8存在價差但產品定位極為類似的車型。并且兩款車型幾乎前后腳發布,在外界看來多多少少有種爭鋒相對的意思。

在此之前,樂道總裁沈斐還在微博上發布曝光理想銷售的搶單行為,兩家之間的明爭暗斗幾乎是路人皆知的事情。
在這個事實基礎上,沒有誰比樂道L90更希望理想i8出現輿情。甚至有網友還戲稱:“理崩樂壞。”以此來暗示是理想i8的營銷崩盤是樂道在背后是壞。
8月7日,蔚來高管馬麟否認抹黑理想:非常反感不分青紅皂白,往某一個汽車品牌車主群體身上潑臟水的行為。
“近期理想受到攻擊,有人把禍水往蔚來身上引,如果理想用戶朋友們信以為真,那就正中攻擊者下懷了,請理想用戶朋友們擦亮眼睛,避免被利用。對于從行業層面消除這種攻擊,我沒有任何幻想,遇到了怎么辦?我覺得沈斐的建議特別好,請理想公司真正通過法律途徑解決問題,盡快報警。”

能夠勇敢站出來直面競爭對手的輿情,如果不是身正不怕影子斜,那就是賊喊做賊的三重羅生門。
這樣鋪天蓋地的負面消息,影響面之廣令人咋舌。有網友表示,“最近準備買電車,在理想i8、樂道L90和小鵬X9中間挑選,社交平臺一直在給我推相關信息,某兩個品牌的車主互相針對、嘲諷、謾罵的程度簡直令我震驚,所有的人都不會好好說話了,甚至都沒辦法冷靜下來理解別人發言的意圖,直到我第N次點擊不感興趣之后我的社交平臺才清凈了點。”
從這個角度看,樂道似乎并不是這場理想輿論風波中的最大獲益人,畢竟他們還要背上一個攻訐友商的黑鍋。

值得注意的是,理想i8的操盤邏輯和MEGA有些許的一致。上市首月,某汽車論壇出現的“MEGA碰撞測試A柱變形”視頻被轉發超10萬次,事后被證實是經過剪輯的舊款車型測試畫面。
此后,社交平臺上批量出現的“丑化PS圖”,輿論進一步發酵。同樣,理想i8也是源于一場碰撞測試,發酵于網友的P圖和惡搞視頻,這一次不一樣的是還上升到了車主和品牌上。
在MEGA上市一個月后,河北警方介入調查理想MEGA遭水軍惡意攻擊事件。據稱涉嫌參與打壓的車企有三至四家。有證據板上釘釘的也有一家,甚至有負責任被帶走調查,最后是雙方大佬的直接對話才大事化小。

這也是李想本人那條“雖然身處黑暗,但我仍選擇光明”朋友圈的真正含義。理想是手握確鑿證據的,但是選擇了原諒。
沒想到,歷史還會重演,而且幾乎是馬上演、立刻演。
有業內人士分析,客觀地說,把品牌和用戶捆綁在一起,讓用戶的每個動作都成了品牌形象的注腳。這種做法很有互聯網、手機圈的影子。
在米粉與花粉身上,這樣的攻擊簡直是家常便飯。
車企黑公關何時休?
可以很清晰地看到,這一輪的攻擊絕不僅僅針對于理想i8這么一款純電產品。如果有邪惡勢力,那這股邪惡勢力的目的也不僅僅局限于打破理想從0到1的純電轉型——他們更希望整個理想品牌都受到影響。

短期來看,樂道好像是這波輿論風波下利益最大化的一方,但他們所承擔的攻擊友商的黑鍋對于品牌而言同樣是一種傷害。
長遠來看,華為問界與即將上市YU 9(增程車型)的小米更像是這波輿論之后,能夠獲取最大利益的車企。畢竟,理想萬一倒下,對他們而言則是少了一個最強有力的對手。
究竟事實如何,恐怕報警也不一定能說得清楚了。
對于理想來說,他們幾乎是到了兩難的境地。耗費巨大的時間精力與黑子死磕,這樣或許能夠揪出幕后黑手,還“樂道”一個清白,但也在i8上市初期失去了最好的營銷機會。如果放任不管,不僅僅是影響i8的銷售,對整個品牌也是巨大且持續的傷害。
甚至那些曾經的理想車主也會寒心,已經有不少車主開始把被網絡攻擊歸咎到理想公關部的不作為上了。

事實上,車企之間在輿論場的斗爭由來已久。2018年10月,網上開始流傳一張微信截圖,截圖顯示:聊天群名為“吉利汽車公關分群”,而具體信息為要求網絡賬號發布“吹捧吉利,抹黑以長城汽車為首的國產車”等。
這也是黑公關最早被擺到臺面上的一次。
吉利汽車率先發表聲明,否認該賬號為其內部人員,并表示將采取法律途徑追究其法律責任,因為此舉對吉利汽車產生了嚴重影響。
但長城也表示,“為維護品牌商譽和企業的正常運營,已經向警方報案并向屬地網信管理部門實名舉報,申請調查并處理‘黑公關’行為,運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

盡管,最后雙方在官方微博發布聯合聲明,就“黑公關”事件握手言和,但依舊留給外界很大的想象空間。
有網友表示,“都是千年的狐貍,還玩什么聊齋,在營銷口子上,就沒有誰身上是干凈的。”
5月22日,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開展“清朗·優化營商網絡環境—整治涉企網絡‘黑嘴’”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聚焦“黑嘴”傷企亂象,重點整治“惡意抹黑詆毀攻擊企業問題、對企業進行敲詐勒索問題、惡意營銷炒作問題、泄密侵權類問題”等四類問題。

在網絡信息異常發達的當下,消費者對負面輿情極度敏感。一次輿論風波,可能讓一款產品再也抬不起頭,讓一家企業數年創新積累毀于一旦。
曾經車企間的較量,比拼的是產品、是技術、是營銷創意。自從互聯網進入汽車圈,一股拉踩的不正之風也吹了進來,企業被迫將精力從研發創新轉向滅火式公關,本該屬于技術和產品的正向競爭,被流量所取代。
中國汽車要“換道超車”,需要的不只是技術創新和產品力,更需要一個清朗、公正、理性的輿論環境。
從這個角度看,中國汽車任重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