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已然在喧鬧聲中結束。
如果試圖評選出過去這31天,中國車市最引人注目的主旋律,我會毫不猶豫投給理想i8與樂道L90的“針鋒相對”。

同樣都是大六座純電SUV,同樣都是頭部新勢力的產物,同樣都擁有頂流創始人的背書,同樣都在各自品牌承擔著不容有失的開拓重任……
總之,種種特性相互疊加,令二者不可避免地被終端消費者瘋狂比較,牢牢綁定在了一起。
而北京時間7月29日,理想i8率先揭開神秘面紗。客觀地講,整場發布給人的最大印象更像是——無功無過。
李想的親自站臺與主講,足以見得這輛大六座純電SUV的含金量。單論綜合產品力,還是那個觀點,理想i8已經將“車和家”發揮到了極致。
但結合資本市場的反饋,其上市后美股股價的應聲下跌,已經能夠說明很多問題。
不知為何,從理想i8最初的預熱開始,就感覺它少了一份L系列大殺四方時的“絲滑”,反而處處充斥著“糾結”。究其背后的原因,在我眼中,還是由于有兩座難以逾越的大山橫在它的面前。

其一,教育成本極高的造型。
“你認為它好看嗎?”
這可能是理想i8回爐大改、延遲一年亮相以來,被討論最多的話題。即便到了今天,仍在反復被大家提及。摒棄傳統SUV體量感十足的外觀,轉而選擇一個更趨近于MPV低風阻的造型替代,的確充滿變革的勇氣,也是一個冒險的決定。
站在產品開發的角度,能夠理解這家新勢力造車用意。但隨之而來的代價,便是需要大費周章去說服用戶慢慢接受,而不是瞬間吸引潛客的目光。
其二,有些束手束腳的定價。
實際上,理想i8發布前夕,便曾預測會和增程線的“同門兄弟”理想L8同價。最終答案,果不其然。全系分為Pro、Max、Ultra三個版本,對應32.18萬元、34.98萬元、36.98萬元。
甚至頂配還要便宜1萬元。
誠意算是到位了,可絕談不上驚喜。尤其是結合具體配置,明顯感受到理想i8在盡量規避與理想L8之間的內耗,也注定了它必須在提前搭好的框架中折騰,無法像友商一樣卸下包袱全力一搏。
換言之,“油電同價”已經是理想能夠給出底線。

而造型的教育成本極高,加之定價的有些束手束腳,無疑很大程度上限制了i8的市場前景。
更為令人詫異的是,發布會上李想親自官宣,這輛純電大六座SUV的首批交付,定在了北京時間8月20日,并未沿襲理想慣用“上市即交付”的節奏。
與此同時,單論其上市時的福利政策,逼單效果一般,身邊小定車主的轉化率不高。而之前,走訪上海的部分終端門店,展車覆蓋率同樣沒有達到100%。
“理想i8是一輛好車,但有太多的先天阻礙,加上諸多競品的瘋狂撕咬,確實有點難辦。”
借用身邊的某位資深媒體老師的輸出做一個預測,前期先爬升到穩態月銷3,000-4,000輛,將是理想i8比較切實可行的目標。而從它開始,理想儼然結束了近幾年的高速上行,開始進入由攻轉守的階段。
匯總下來,增程板塊仍在不斷承壓,純電板塊還在等待強援。你說,稍晚入場的i6,能打一場翻身仗嗎?
截至目前,給不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相比之下,可以肯定的是,繼蔚來ET5、L60的接連失利與不及預期之后,中國車市又給了李斌掌舵的公司又一次機會。

而它,便是開篇提及的另一位主角——樂道L90。
至于其肩負的使命,在我看來,就是這家新勢力造車的生死戰。賣好了,許多難題都將迎刃而解,譬如終端失去的消費信心也將重新回來,包括四季度盈利的目標,同樣有了實現的可能。反之,如果賣不好,后果不堪設想。
好在,有了7月初,那場顆粒度巨高預售發布會的鋪墊,這輛純電大六座SUV一直維持著比較高的熱度。
加上本身產品力,幾乎沒有太大短板,并且在類似裝載空間、內飾質感、補能體驗等方面,又是同級別中的佼佼者,這些都為它打下了熱銷的基礎。
另外,在展車、試駕車鋪貨、首批現車囤貨等至關重要的產銷環節,換由沈斐統管的樂道,一改曾經被外界保守詬病的佛系速度,主打一個準備充分,全力確保“上市即交付,交付即上量”。
當然,樂道L90真正的“殺手锏”,還是放手一搏的價格。
老實說,7月初,當李斌公布其預售價僅需27.99萬元,全系標配85度電池,采用BaaS車電分離方案后,預售價進一步下探至19.39萬元。

瞬間,感受到一股“拼刺刀”的意味。
也愈發感慨,如果樂道L60能夠達到預期中的銷量高度,那么樂道L90遠遠不至于這么玩命,會更加的游刃有余。
可惜,造車哪有什么“如果”。
很快,來到北京時間7月31日,這輛大六座SUV正式上市,全系與理想i8一樣,分為Pro、Max、Ultra三個版本,最終售價對應26.58萬元、27.98萬元、29.98萬元。
采用BaaS車電分離方案后,更是進一步分別下探至17.98萬元、19.38萬元、21.38萬元。
以此同時,還推出了價格相當的七座版本。
不吹不黑,當看到上述幾個數字揭曉的那一刻,結合整個SKU的合理分配,瞬間覺得樂道L90基本穩了。

無論從產品力維度,還是性價比維度,都具備熱銷的潛質。但冷靜下來,還是想要再次強調,絕沒有到提前開香檳的時候。
畢竟,參考之前的蔚來ET5、樂道L60的慘痛教訓,身處競爭激烈的中國車市,一時的驚艷算不了什么。相比之下,一輛好車整個生命周期都能維持穩態輸出,才是真正應該追求的東西。
而我清楚地記得,樂道總裁沈斐在之前的專訪中說過,“其實,汽車行業有兩種成功,一種是發布會取得成功,一種是交付層面獲得成功,我更希望我們能取得交付層面的成功。”
此刻,屬于L90的漫漫征程,無疑才剛剛開始。
后續,怎樣保持熱度一直在線,怎樣不斷增加聲量與用戶認可度,怎樣讓最終輸出達到預期,包括怎樣與后續入場的同門兄弟可到L80,組成雙子星,打出組合拳,都是擺在它面前的關鍵考題。
為此,同樣做一個大膽預測,樂道L90的穩態銷量,大概率會維持在8,000輛左右;與樂道L80相加,至高或將沖擊15,000輛。

寫到這里,文章漸漸臨近尾聲,最后想說的是,“全程見證了理想i8與樂道L90兩款純電大六座SUV的明爭暗斗,突然覺得兩家新勢力造車在此過程中,慢慢活成了對方曾經的模樣。”
身份的對調,足夠深刻反映出,所處的汽車行業,究竟有多么重資產、長周期與高風險。當下,它們完全不同的境遇,往往得歸咎于多年前埋下的種子。
“糾結”的理想i8,“玩命”的樂道L90,共同印證著中國車市的競爭,究竟有多“殘酷”。
一方面,打慣了順風局,確實會在逆風局中容易失分;另一方面,只有走到了危險的懸崖邊,才能激發出最強的求生欲。
總之,故事的劇情,就是這般充滿跌宕起伏與引人深思。今天文章的兩位主角,無疑又給了我們觀察整個大盤的一個極佳錨點。
當然,必須承認的是,造純電大六座SUV,本質上像極了一場“豪賭”。贏,海闊天空;輸,內憂外患。
無論如何,還是應該給理想i8與樂道L90的勇氣與決心點贊,它們都是在用實際行動,試圖開創一個全新的時代,改變目前稍顯固化的格局。
作為旁觀者,希望兩款好車盡可能的被認可與大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