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長安汽車氣勢如虹。尤其是在不久前升級為新央企后,長安汽車更是信心滿滿。就在日前,長安汽車發布公告,2025年7月銷量21.06萬輛,同比增長23.43%;2025年1-7月累計銷量156.59萬輛,同比增長4.07%。
其中,自主品牌7月銷量17.76萬輛,同比增長27.69%;自主品牌1-7月銷量132.83萬輛,同比增長5.38%。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超8萬輛,同比增長74.05%。1-7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53.17萬輛,同比增長52.34%。

從新能源品牌來看,7月交付28568輛,1-7月銷量累計突破19萬輛,同比增長30%。深藍汽車7月交付27169輛,同比增長62%。7月銷量10062輛,同比增長178%。可以說,長安汽車的新能源一片看漲。
誰才是新能源的支柱?
值得關注的是,誕生不足2年,長安啟源累計銷量便達30萬輛,成為達成這一成績最快的央企新能源品牌。其中,累計銷量突破4萬輛,在新能源中型SUV細分市場持續領跑,坐穩央企新能源SUV銷量冠軍。
Q07能有此表現,與其自身優勢密不可分。超大空間帶來舒適乘坐體驗,超長續航緩解用戶里程焦慮,全新智能配置提升用車便捷度,這些越級價值精準契合了消費者需求。
7月底,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掛牌成立,將從多方面為長安啟源賦能。無論是品牌勢能、創新動能,還是資源整合、運營效能,亦或是技術支持、全球市場拓展,都將給予全方位助力,這無疑會增強品牌公信力,讓用戶更信賴。

借助新央企的賦能,長安啟源將以更高標準、效率和質量推進新品落地。今年下半年,將快速推出Q07激光版、A06及一款全新小型純電SUV,以滿足用戶的多元需求。
過去的一個月,雖然深藍汽車發生的新聞不多,但仍在全球化、智能化和電動化三個方面有所建樹。
在全球化浪潮下,深藍加速布局海外市場,旗下S07正式登陸挪威。作為歐洲新能源汽車普及度較高的國家,挪威對車輛品質和環保要求嚴苛,S07的入駐不僅是對自身產品力的自信展現,更標志著深藍全球化戰略邁出關鍵一步,為進一步開拓歐洲乃至全球市場奠定基礎。
智能化領域,深藍迎來新突破。依托新央企的資源優勢與戰略支撐,深藍L06搭載全球首款3納米車規級座艙芯片。這一芯片在算力和能效上實現躍升,能更高效地處理多維度智能交互數據,為用戶帶來更流暢、精準的智能座艙體驗,彰顯了深藍在技術研發上的前瞻性與硬核實力。

電動化方面,新央企賦能下的深藍再添新成員,深藍S05全球超長續航版上市。在用戶對電動車續航焦慮尚未完全消除的當下,超長續航版本的推出直擊市場痛點,既體現了深藍在三電技術上的積累,也順應了電動化趨勢下消費者對長續航的核心需求,為品牌在電動化賽道增添了競爭力。
作為自主高端品牌的一份子,阿維塔銷量穩健增長。7月,阿維塔旗下四款車型陸續完成全系OTA推送,搭載華為乾崑ADS 3.3.2系統的激光雷達車型實現跨城“車位到車位”智能導航,還新增華為超充即插即充、無感支付功能,智能座艙也升級了手機導航同步及HALO屏自定義功能。
上半年阿維塔銷量穩步發展,在中國長安汽車集團成立后,依托其戰略支撐與資源協同,將在智能制造、全球化布局及產品技術創新等方面提速。7月27日,全球首個全域5G數智AI柔性超級工廠——阿維塔數智工廠掛牌,可60秒下線一臺新車,訂單準時交付率100%,能響應1280種個性化訂單需求。
全球化布局方面,7月成果頗豐。中東非市場,與約旦、埃及企業簽約,推進當地市場布局;東南亞右舵市場,正式登陸新加坡,上市,KimJones聯名限量車型阿維塔012首秀。目前,阿維塔已進入25國,年內將具備50國出口能力,阿維塔11海外銷量同比增531%,穩居泰國高端電動車市場第一。

總的來說,長安汽車的新能源正在穩步發展。雖然3家品牌各有增長,但是從內部來看,一直冠以“央企新能源銷量冠軍”的深藍汽車,如今已然被長安啟源超越,所以深藍急需新的標的。而阿維塔在被劃分到新勢力范疇內,也需要告別墊底排名,向更高的名次發起沖鋒。
新長安的宏大愿景
當前,全球汽車行業正經歷著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能源與智能化浪潮席卷而來。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持續攀升,2025年上半年已突破40%,智能化配置成為消費者購車的重要考量因素。
同時行業競爭也日趨白熱化,價格戰與技術戰并行。在此背景下,新央企中國長安汽車集團的掛牌成立,無疑更契合時代的要求。這家整合了上下游產業鏈的巨頭,正憑借資源整合能力構建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閉環,其下一步的發展路徑與利潤率前景備受關注。

從產業鏈協同來看,中國長安汽車的內部深度協同策略頗具看點。在核心零部件供應緊張、價格波動較大的現狀下,集團覆蓋汽車及零部件研發、制造等全產業鏈,具備全棧式解決方案能力。
通過推進整零協同、零零協同等,形成“技術垂直整合+制造水平分工+產能平臺共享”模式,這能有效降低內耗與成本。比如協同研發強化高價值核心零部件布局,可減少對外部供應商依賴,在芯片、電池等關鍵領域掌握更多主動權,提升利潤空間;優化資源配置實現模塊化生產,能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以應對激烈的價格競爭。
就像長安汽車自己所說,這種內部協同并非簡單整合,而是通過戰略同頻與產業融合,釋放1+1>2的效能,為集團在激烈市場競爭中構筑成本與技術壁壘。根據新長安的對外溝通會發現,在構建開放生態體系方面,中國長安汽車的思路清晰且務實。
當下,跨界合作已成汽車行業發展趨勢,科技公司與車企的融合不斷加深。中國長安與合作伙伴建立互利共贏關系,打造自主可控供應鏈,加強區域和跨界合作,既能彌補自身在智能化算法等領域的短板,又能搶占技術高地。

與世界一流企業戰略合作,推進產業布局,有助于其在全球市場拓展,分享國際市場增長紅利,尤其是在東南亞、歐洲等新能源汽車需求快速增長的地區,這是對內部協同的有效補充,能提升集團抗風險能力與盈利能力。
展望未來幾年長安汽車的利潤率,其提升可能性較大。尤其是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的戰略明確,契合行業發展方向,到2030年的銷量目標宏偉:長安汽車總體銷量目標力爭達到500萬輛,其中長安品牌銷量400萬輛,新能源銷量300萬輛。
長安汽車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規模效應將逐漸顯現,降低單位生產成本。同時,在行業技術迭代加速的背景下,產業鏈協同深化與開放生態構建,能提升技術溢價與品牌價值。智能化技術應用可增加產品附加值,高毛利的新能源車型占比提升,也將推動整體利潤率上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