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汽-大眾的生產線迎來第3000萬輛整車下線的歷史時刻,整個中國汽車行業都為之矚目。這不僅是一家企業的輝煌,更是中國制造業的里程碑。
如此榮耀時刻,誰能成為脫穎而出的幸運兒?論資歷有捷達,談銷量有速騰,比定位有A6,拼口碑有邁騰……一汽領航版,憑什么能成為“第3000萬輛”?

首先,一汽A5L代表了德國精工與中國智慧的深度交融,開創合資車企范式。
在全球化與本土化深度交織的當下,一汽奧迪率先邁出關鍵一步,與華為展開深度合作,德國汽車的精工品質,與中國制造的前沿科技的深度交融,實現1+1>2的化學反應。
這并非簡單的技術迭代,而是從研發理念到生產實踐的深度融合,為中德合資企業乃至全球汽車產業的合作模式,開辟了全新賽道。
這種合作不僅提升了一汽奧迪的產品競爭力,也為中德合資企業在技術研發、資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新的思路,推動跨國汽車企業與中國本土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
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一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 陳彬
如中國一汽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兼一汽-大眾黨委書記、總經理陳彬所說:“東西方文化交流恰如一汽大眾的底色,既扎根本土,汲取中國創新和速度,又接軌國際,融合德國精工制造基因。”
其次,一汽奧迪A5L是燃油車智能化的首車,打破行業固有認知。
在新能源汽車高歌猛進、“智能專屬電動車”的聲音不絕于耳的當下,一汽奧迪以“吃螃蟹者”的勇氣,推動A5L成為首款搭載華為乾崑智駕技術的豪華燃油車型,為燃油車智能化撕開了一道突破口。

這款車配備雙激光雷達等33個高性能感知硬件,支持高速與城區NOA功能;基于全新PPC豪華燃油智能平臺和E31.2電子電氣架構,創新性地融入VMM協調整體動態單元,將智能指令精準轉化為車輛的動態響應,延續了奧迪純粹的駕駛質感,樹立了燃油車智能化的標桿。
它證明了燃油車通過架構升級、算法優化和硬件適配,同樣可以做到高階智能駕駛,打破了“智能專屬電動車”的傳統觀念,為燃油車智能化發展開辟了新路徑。

陳彬同時強調:“我們的奮斗目標是在智能網聯新能源時代,一汽-大眾仍然是廣大客戶的第一選擇。”一汽奧迪A5L領航版正是這一目標的生動實踐,為燃油車智能化發展開辟了新路徑,也為汽車行業的多元化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
第三,一汽奧迪A5L帶動了汽車產業鏈升級,書寫全價值鏈本土化新篇。
一款車的卓越,背后是一條產業鏈的支撐;一家車企的成功,離不開本土持續的深耕。一汽奧迪A5L以“德系品質+本土適配”的核心邏輯,不僅自身競爭力全維度提升,更以“飛龍在天”之勢,帶動中國汽車產業鏈實現從“跟隨”到“引領”的跨越。

在供應鏈維度,一汽奧迪與與本土供應商深度合作,共同開發適應中國市場的零部件,提升了本土供應商的技術水平和生產能力,持續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鏈的創新與升級。
在市場營銷維度,一汽奧迪構建了包括冰雪體驗、高性能車體驗、RS駕駛學院等多元化客戶體驗平臺;通過數據分析、用戶訪談等方式,精準洞察客戶需求,調整傳播方式;重點布局抖音、小紅書等年輕陣地,以官方發聲為核心,以短視頻、直播等形式開展互動,全面提升直聯用戶的溝通力。
在網絡渠道維度,一汽奧迪以廣度贏未來,豐富觸點形式,滿足更多用戶需求;以高度樹品牌,將品牌形象進化,打造客戶尊貴舒適的體驗;以溫度聚人心,細化服務標準,實現從滿意到喜悅的跨越,持續提升客戶觸達效率和滿意度。

這一切的背后,是一汽奧迪始終堅持的“長期主義”與“以用戶為中心”的理念閃亮。近千萬用戶的認可與信賴,不是一蹴而就的成果,而是每一款產品對品質的堅守、每一次服務對需求的響應、每一個細節對體驗的打磨,日積月累而成的口碑。
從第1輛到第3000萬輛,一汽-大眾的成長軌跡,是中國汽車產業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的縮影;而奧迪A5L領航版成為這一里程碑的主角,是“油電混共進全智”戰略與“全價值鏈本土化”理念的生動注腳。
未來的一汽奧迪還將繼續以用戶需求為羅盤,以技術創新為引擎,在燃油與新能源賽道雙線并進,為全價值鏈“本土化”持續深耕;讓“廣大客戶第一選擇”的承諾,在每一款產品中兌現,在每一次服務中沉淀,為中國汽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書寫更璀璨的華章。